登录 注册

园区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进米果果 > 园区动态

美丽乡村建设要“美”更要“利”

时间:2022-08-18 | 来源:网络 | 浏览:(1134)
导读: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产业优先、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是寄托在产业振兴之上的工作思路,必须在土地活起来的基础上建设新农村美丽乡村。中华民族发展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有其非常悠久文化渊源,各地村落自然环

         习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农村建设理念。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产业优先、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是寄托在产业振兴之上的工作思路,必须在土地活起来的基础上建设新农村美丽乡村。中华民族发展的文明历史长河中,有其非常悠久文化渊源,各地村落自然环境,有的依山而建,有的傍河而居,有的依湖而筑,可以说千姿百态。


696711888554516f0265ddfd545f45ee.jpeg


        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中,千万不能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尺子量到底,因为中国的农村广袤,地形、地貌不太一样,文化传统也不一样,千万不能像城市搞公园一样建设美丽乡村,土地太珍贵了,建设美丽乡村要体现农耕文化,乡村文明,美丽田园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去规划,重点保护好土地。在规划中要充分考虑乡村的属性,要以产业为导向,充分考虑土地的效益功能,重点向金山银山建设方向发展。而非观赏功能为主,充分考虑让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但我们的许多设计单位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深入调查研究,贩卖从美丽到美丽模式,复制粘贴,建造假、大、空,华而不实公园化美丽,没有针对当地农村自然特色、乡村文化特色,产业特色等内容进行建设,没有差异化。虽然达到了美化、硬化、绿化、亮化,但结果都是僵化,做好后没效益,反而成了农民的负担。


e22dc79f7b25ca77471cf9dfca3aa297.jpeg


        近几年我外出考察调研全国部分地区对乡村振兴示范村的建设中,基本上首先考虑围绕考察参观路线,然后对项目进行“修路、画墙、布景、装修现代设施”,人为制造网红打卡点等等,因为这样花的时间最短,效果最明显,这样才能出“政绩”,事实上政绩一时,长远无益。短期内还是能看到效果,但可持续性不强。华而不实,形式主义、涂脂抹粉浓烈,缺少造血功能,有的部门还乐此不疲。如果大家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对部分财政投入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真实情况调研了解一下,用良心回答,有多少个村是有收益回报的?一股潮流,各地争建,比谁建得更漂亮。专家评审也是以养颜为评判标准,却忘了农村真正的社会功能。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在哪里?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要示范的是可持续性发展,而不是示范美丽忘却产业,我们一定要把示范村建设从“美丽乡村”向“美利经济”转变。如果比公园式漂亮,无论如何也无法与城市的公园景区相比。所以将乡村特色产业、民俗文化底色做实、成色做足很重要。土地没有活起来,产业没有做好,乡村建设得最美丽也是没有用的。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要有自己的造血功能,只靠政策输血,那只是一时的美丽,外表的华丽,到头来可能是农民的“眼泪”。

       现在各级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搞示范村建设,这个对改变农村现状有一定的推进作用,关键是在示范村建设时,不要留于形式,充分考虑美丽乡村建设未来对持续发展带来什么样好的成果?农民从中有什么得益,村民口袋怎么鼓起来,集体经济收益增加了多少?如果没有这些元素汇聚,何来示范?何来美丽?作为经验推广,让大家来学习,政府每年还要给补贴“美容”保养,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可能示范村带给社会是“误人子弟”的示范。所以要严防政府和各职能部门的力量投在或耗在几个所谓的示范村上,千万注意不要急功近利,贪图表现,拔苗助长。对农村实际要深思熟虑地思考,要把有限的惠农资金用在激“活”土地上,用在激发农民种粮积极性上。我们要牢记总书记教导:“检验农村工作实效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看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没有。”


28ba860f72c2e39e25d1a0d551f2bbcb.jpeg


        建设美丽乡村需要“面貌整新”但更需要“产业振兴”,不要让乡亲在“躺平”中赐予美丽的家园,而是靠奋斗中引导创造具有产业支撑的美丽家园。俗话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们要创造有绿水青山伴着金山银山新农村,而不是装修新农村。我们要从产业上,去解决新农村发展的问题。要像防新冠一样,防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阻断传播渠道。如果考察学习的先进村,靠钱堆出来这样的推广模式谁都能做。试想想,我们要重复浪费多少人力物力资源,考察单位要吃住行,被考察单位要接待,要讲解。考察者看到的只是面貌,却学不到一点增效皮毛,浪费了多少公共资源。我二十年以前同情过住在桥洞下的”乞丐”青年,看到他很可怜,给他洗头理发,配衣服,给点生活费,貌视被我“改造”得英俊潇洒,接轨了社会。但不到二个月我又发现他蓬头垢面成了“乞丐”,我很心痛。后来我还是不想放弃他,决心改变思路,改造他不劳而获的思想,发挥自身价值去工作。除了重复外表修饰后,根据他的条件给他找了一份适合的工作,让他自食其力。结果“乞丐”事业有成,还娶妻生子,过上家庭美满幸福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扶持乡村自身造血功能上,真正让土地活起来,农民富起来,乡村美起来!

相关阅读